綠化苗木種植的六種土質常識
綠化苗木是重要的行道用樹,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。適宜的地質能提高綠化苗木的存活率,并適當提高綠化苗木產品的價值。
在綠化苗木分布區內,由于土壤特性不同,綠化苗木生長差異很大,在營林工作中不能不引起重視。整體而言,綠化苗木營地的土質大多為淺色草甸幼年土,除此之外,另還有六種土質。

第一種是黃土型碳酸鹽褐土,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的階地上,另外在河谷階地上也有分布,母質是沖積的次生黃土,微堿性,強碳酸反應,結構不良而易分散。在這類地區—般均能生長,如谷底溝坡、階地面、源面上的綠化苗木,13—18年就能長成小徑級礦柱材。
第二種是山地碳酸鹽褐土,分布在石質山地上。干旱多風,年平均氣溫70.3—100.0℃,母質為流紋巖,硅質石灰巖的坡積物和殘積物及黃土,強碳酸鹽反應,微堿性,這類地區因氣候寒冷,凍害嚴重,經營用材林困難較大。
第三種是山地草甸褐土,與山地淋溶褐土、山地棕色森林土相鄰,分布在山谷低地。土壤的主要特征是濕潤、疏松、肥沃,結構良好,保水保肥。在這類土壤上綠化苗木生長良好,9年左右即可長成小徑級礦柱材。
第四種是山地棕色森林土,與山地淋溶褐土相鄰,分布在漫山等地,海拔高400—800米,年平均溫度80.8℃左右,無霜期150天左右,土質較粘。這類土壤坡腳土層深厚,綠化苗木生長良好,13年左右即可長成小徑級礦柱材。
第五種是山地淋溶褐土,分布山地,地形有中山和低山及山前丘陵。因地形變化較大,土壤被侵蝕的程度不同,所以土壤性質、植被種類以及綠化苗木生長亦各不相同。總的看來—般均適合綠化苗木生長,特別是丘陵河谷階地上,生長很快,8—9年生即能長成小徑級礦柱材,在濕潤而土層又很深厚的坡腳地上15年左右即可成材,其他地形條件下,20年左右亦能成材。

第六種是鹽沙土,主要分布在海灘地上。由于小地形和地下水位變化的影響,引起了土壤水分動態的變化,隨之植被種類和綠化苗木生長情況亦有所不同。這種土壤在綠化苗木生長季節里,特別是在雨季,常出現季節性短期積水或濕度過大現象,致使綠化苗木生長不良,8年生的綠化苗木,年平均高生長為0.35米,胸徑生長僅0.21匣米,生長不良,難以成材。
除淺色草甸幼年土外,黃土型碳酸鹽褐土也比較適宜種植綠化苗木。如果選擇其它土質種植綠化苗木的話,就必須謹慎對待。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綠化苗木種植技術
本文地址:http://m.6988vip.com/xinwenzhongxin/351.html,由成都途美園林【途美管理原創】不得轉載,違者雖遠必究!
上一篇:高桿紅梅樹
下一篇:綠化苗木樹苗生命液最全使用方法

灌木、喬木、綠化草坪、植物造型!價格還是太高嗎?
途美園林專注苗木種植與一站式采購!電話/微信:13908222397
好品質 - 價格便宜 - 發貨快,途美園林為您服務!